十子不如石子
十子不如石子,不是石子就會餓死
有個老漢生了十個兒子。夫婦兩含辛茹苦把兒子養(yǎng)大,并陸續(xù)給他們成家立業(yè)、分戶而居。幾十年過去了,老夫妻倆年老力衰了,也有了一大堆孫子孫女。辛苦了一輩子的老婦先辭世而去。留下老漢一個人獨居一室,生活由十個兒子分擔。按月輪番派飯。起初,老漢每天三餐,自行去輪值的兒子家吃飯,倒也安穩(wěn)舒心。后來、老漢腳腿不利索,便改由各家媳婦送飯,反正都在一個宅上住,走不了多少路。隨著日月流逝,老漢感覺到飯菜越來越差,粗茶淡飯不說,有時還是陳飯剩菜,甚至逢年過節(jié)也難得見著葷腥。
老漢一輩子節(jié)儉,以為兒子們生活艱難,也沒在意。晚上、孫子孫女照常來老漢屋里玩。不知怎的,幾個孫輩爭論起誰家的菜好。有的說吃肉了,有的說吃魚了,有的說他娘燉了雞湯……童言無忌,可是聞?wù)哂行。老漢恍然大悟,原來不是兒子們生活艱難,而是兒子們嫌棄自己了。老漢心里悲憤、郁悶,人更加蒼老憔悴了。
恰好,老漢的發(fā)。▋簳r的朋友)——老秀才路過,順便來看望他。知道了情況,便給老漢出了個主意。和往常一樣。晚上、孫輩們又來玩耍。看到老漢坐在炕頭把玩兩只黃橙橙閃亮的小玩意,就問:“爺爺這是什么啊?”老漢說:“這是金元寶。”“!爺爺你有多少。”老漢指指邊上的一個鼓鼓的布袋說:“有好幾個吶!”“爺爺,你這些金元寶給誰。”老漢說:“你們的爸爸誰對爺爺好,爺爺死了,就把金元寶給誰。”
孩子們回家都把金元寶的事告訴了父母,起初,大人還不相信,私下里悄悄問了問侄子侄女,才消去疑惑。于是、十個兒子暗地里飆起勁來,偷偷地孝敬起老父來。三餐大變樣,幾乎天天有葷腥。其實、老漢年事已高,飯量很小,只要從他們家每個人省下一口,就足夠老人享用的了。根本增加不了負擔。老漢痛痛快快地過了幾年松心的日子,安然辭世。
老漢去世后,老秀才出面主持協(xié)調(diào)十兄弟安葬了父親。喪事過后,十兄弟不約而同地聚到老漢的屋子里,四處尋找,最后在炕洞里,找到那個鼓鼓的布袋。打開一看,傻了眼,哪有什么金元寶!全是滑溜溜的卵石。石上有一張紙,紙上寫著:家有十子,不如老漢的石子,若非石子,我老漢早就餓死!這是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,我覺得在今天還是有深刻現(xiàn)實意義的。在物欲橫流的現(xiàn)實生活里,忤逆子女遺棄虐待老年父母的事,電視媒體里報道的夠多了,我不想贅述了。我只是想對老年朋友說一聲:請多一些自我保護的意識,要維護好自己的權(quán)益,適當采取一點自我防范的措施。
2017.03.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