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微信同號:18922813689
寶安: 0755-26465862
地址: 寶安區(qū)前進二路西鄉(xiāng)莊園B座8樓
傳真: 0755-26465862
QQ : 2540981015
微信: 18922813689
郵箱: 2540981015@qq.com
公商注冊號:440301118289313
納稅人識別號: 44030500DK00635
統(tǒng)一社會信用代碼: 91440300MA5DQJ6K3W
開戶許可證 :核準號:J584040163236601

月薪七千IT精英辭職回家種田 父親怒摔“祖人牌”
黃岡市蘄春縣青年宋林本科畢業(yè)后,在廣東一家企業(yè)當起了白領,月薪七千元。2009年,他不顧父母強烈反對,毅然辭職回鄉(xiāng)種田。去年,他被農業(yè)部授予“全國種糧大戶”稱號。近日,記者趕赴蘄春,探尋他的種田之路。
黃岡市蘄春縣青年宋林本科畢業(yè)后,在廣東一家企業(yè)當起了白領,月薪七千元。2009年,他不顧父母強烈反對,毅然辭職回鄉(xiāng)種田。去年,他被農業(yè)部授予“全國種糧大戶”稱號。近日,記者趕赴蘄春,探尋他的種田之路。
父親一怒摔了“祖人牌”
炎炎夏日,蘄春縣張榜鎮(zhèn)大同司村的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里,一個穿著紅條白襯衫和灰褲的男子,正熟練地開著一臺拖拉機耕田。走近一看,他戴著黑框眼鏡,皮膚黝黑,褲腿卷到膝蓋。這便是當地人口中的大學生農民宋林。33歲的他,目前是蘄春縣三和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。
“這塊田空出來沒種稻,我想整一整,免得浪費了。”耕作完畢,宋林跳到田埂上,將拖拉機交給助手開回去。他的三和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目前有大小農業(yè)機械110多臺,價值兩百多萬元,規(guī)模在蘄春縣算是最大的。
宋林所學的專業(yè)與種田不沾邊。2004年,宋林從武漢一所高校計算機專業(yè)本科畢業(yè),進入深圳一家知名IT企業(yè)當程序員。2年后,他又跳槽到一家臺資企業(yè)工作,一直做到了設計部主管的位置,月薪七千元。
2008年底,宋林回到家鄉(xiāng)過春節(jié)時,當看到農村大量土地利用率低,產生了回鄉(xiāng)承租田地種植水稻的想法。當他將想法告訴父母時,遭到二老的強烈反對。“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送上大學跳出農門,你不好好在外工作長點出息,卻跑回來種田?”父親一怒之下把“祖人牌”給摔了,說祖宗不管事。
宋林的決定沒有改變。2009年2月,他到老家向橋鄉(xiāng)白水村叔叔家住下,與堂弟聯(lián)手流轉土地,走上了種田之路。
承包5800畝農田
第一年宋林通過土地流轉,從當地村民手中承租了30畝田。從來沒種過田的宋林,先是請來村民插秧,后來又租來機械試驗撒秧,通過對比,看哪一種方法更有效。一年下來,他純賺一萬多元。
2010年,宋林承租農田面積擴大至140畝,還買了一臺農機。同年5月,宋林參加蘄春縣農機局組織的考察學習活動,看了團風縣富民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后,他頗為觸動;貋砗螅瘟至⒓椿顚W活用,與當地5名農機戶合股成立了三和農機合作社,他被推選為理事長。當年年底,合作社承租的農田達到一千多畝。
“大學同學在網上聊天時聽說我在種田,都有些驚訝,一些同學對我的田園生活表示羨慕。”宋林說:“其實種田哪有那么詩意,什么都要親力親為,比當初想象的要難很多,而且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。”
功夫不負苦心人,在宋林的帶領下,3年下來,三和合作社的理事增加到9人,社員發(fā)展到300多人,承租田地5800多畝,遍及蘄春縣青石、張榜等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去年合作社實現服務經營收入662萬元,純利126萬元,宋林個人得到分紅近20萬元,他本人也被農業(yè)部授予“全國種糧大戶”稱號。
宋林表示,種田的學問很大,他不想做傳統(tǒng)農民,而要推廣現代農業(yè)技術,用科技種田。“今后如果有可能,我還想嘗試更多的技術,比如在田間用攝像頭監(jiān)控水稻的生長,用殺蟲燈來除病害。”他這樣憧憬著。(本報記者高家龍 特約記者張立群 通訊員陳鈺)
全國種糧大戶
2013-08-22 10:14 來源:楚天都市報 編輯:liujia